1.讲解语言规范精炼
讲解员在讲解时语气亲切自然,发音标准,语速均匀,音量适宜,吐字清晰,张弛有度。讲解语言精炼、内容规范完整,措辞准确得体,主题鲜明,史料确切,经得起推敲(不讲年代、人物等不确定的内容),在讲解中避免“好像”“可能”等字眼。讲解词必须经过主管部门和党史部门等部门审定。
应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、灵活运用讲解内容,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加重语气,放慢语速等来烘托讲解内容。
2.讲解姿势优雅庄重
(1)表情:讲解时表情要自然、大方、庄重。同时根据讲解内容面部表情要有准确而适度的变化,真实而恰当地表现讲解的内容,切忌做出过于夸张的表情而显得矫揉造作。
(2)站姿:讲解员在站立时,要自然地挺胸收腹,身体与地面垂直,重心放在前脚掌,双肩放松,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。不宜将手插在口袋里,更不能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(掏耳朵、捋头发,挖鼻孔等),有失礼仪的庄重。
(3)走姿:讲解员在行走时,要注意步伐轻而稳,抬头挺胸,双肩放松,两眼平视,面带微笑,自然摆臂,注意与观众保持适当距离。
在陈列厅讲解时,讲解员要面对观众退步走或侧身面对观众行走。在室外讲解时,讲解员一般走在观众右侧中间靠前位置,把主道留给观众,身体微侧,避免背对观众。
(4)目光:讲解时目光多用虚视法、环视法,眼光不能松散,切忌神游物外。可与观众进行一些视觉交流,眼神应自然、稳重、柔和、坦荡、友善。讲解时目光平视,焦点尽量落在后面的观众,同时兼顾他人。
(5)手势的运用:讲解时的指示手势要规范、适时、准确、干净、利落、优美,做到眼到、口到、手到,简洁、协调,忌来回摆动、兰花指等。
二、讲解技巧
1.讲解声音的正确处理
讲解时对声音要做艺术性处理,做到亲切悦耳,亲和力的提升,有助于受众对讲解内容的吸引力提升。讲解时的表达技巧主要是要有正确的发音,包括语音、语调、重音、语速、吐字归音。
讲解时语音要做到声音不做作,讲解语调要有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。语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,可分为四种类型:平直调、高升调、降抑调、曲折调。
讲解重音是讲解时需重点突出、给予特别的强调的词。讲解员学会重音的运用和听话听音都是非常重要的,讲解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:一是加大音量;二是增强声音力度;三是强调重音的突出。
讲解语速由讲解内容来决定,主要通过察言观色来处理,通过分析观众的对象、年龄、兴趣、逗留时间来把握好语速的快慢,增强讲解的吸引力。在内容上,要根据具体情形做到可伸可缩,可繁可减。
2.讲解中突发状况的处理
(1)面对不愿听讲解的观众时,讲解员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分析原因,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解决问题。
(2)面对打扰讲解的观众时,讲解员要冷静,可让观众暂时作为一名“讲解员”。观众讲解得不好也没关系,在他讲解完后,要尽量给予肯定和赞赏对方讲得合理的部分。
(3)当观众与讲解员对所讲解的观点和内容发生矛盾和分歧时,讲解员不能与和观众争吵,而应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,个别、友好地与其交流、探讨,相互取长补短。